白象方便面多半商标被指误导消费者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最近商标门事件在网络上面引发了较大的舆论,给企业的品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近期又有个“多半”商标在网络上面引发了较大的舆论,今天小编就用舆情监测软件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该事件的网络传播情况:
一、事件概述
“白象方便面多半商标被指误导消费者”事件,自2025年05月29日18:00至2025年06月06日10:52期间,互联网上共监测到相关舆情180574条。其中网媒声量最大,为66142条,其次是短视频,为62487条。该事件负面舆情占比为17.99%,正面舆情占比为0.44%。
事件首发文章于 2025年05月29日19:03发布在快手,题名为《#网友热评 #网友神评》。全网声量最高峰出现在2025年06月05日,共产生103152篇相关信息。后续报道主要来源于今日头条、新浪微博、抖音、新浪新闻、百度百家等几大站点。具体分析如下。
事件在媒体平台中,通常会形成多个热搜,经过梳理,此事件共形成27个相关热搜:
上榜平台 | 当前排名 | 热搜标题 | 上榜时间 | 最后在榜时间 | 最高排名 | 最高热搜值 | 持续时长 |
知乎热榜 | 撤榜 | 白象多半袋面的「多半」是商标,这种行为是否涉及虚假宣传?消费者如何应对商标套路? | 2025-06-04 22:20 | 2025-06-06 07:41 | 1 | 8,250,000 | 1天9时21分钟 |
头条热榜 | 撤榜 | 白象就“多半”商标致歉 | 2025-06-05 07:35 | 2025-06-06 07:35 | 2 | 20,476,245 | 1天0时0分钟 |
快手热榜 | 撤榜 | 白象多半桶方便面的多半是商标 | 2025-06-05 00:44 | 2025-06-05 22:14 | 1 | 13,488,000 | 21时30分钟 |
抖音社会榜 | 撤榜 | 白象就“多半”商标致歉 | 2025-06-05 10:13 | 2025-06-05 21:06 | 2 | 11,131,039 | 10时53分钟 |
抖音热榜 | 撤榜 | 白象就“多半”商标致歉 | 2025-06-05 13:00 | 2025-06-05 21:06 | 5 | 10,831,039 | 8时6分钟 |
快手热榜 | 撤榜 | 白象就多半商标发声明致歉 | 2025-06-05 05:36 | 2025-06-05 21:01 | 4 | 11,857,000 | 15时25分钟 |
头条财经榜 | 撤榜 | 白象“多半”是商标擦边吗 | 2025-06-05 11:22 | 2025-06-05 19:18 | 2 | – | 7时56分钟 |
百度热榜 | 撤榜 | 白象回应多半袋面的“多半”是商标 | 2025-06-04 20:51 | 2025-06-05 19:04 | 4 | 7,524,482 | 22时13分钟 |
头条财经榜 | 撤榜 | 白象确认多半袋面“多半”是商标 | 2025-06-04 20:27 | 2025-06-05 15:57 | 1 | – | 19时30分钟 |
抖音热榜 | 撤榜 | 白象多半袋面的“多半”是商标 | 2025-06-05 06:50 | 2025-06-05 15:16 | 7 | 9,461,353 | 8时26分钟 |
从舆情分布情况看,各类媒体报道总数量为180574,网媒是主要传播平台,共66142条(占比36.63%),其次是短视频62487条(占比34.6%)、微博44610条(占比24.7%)、APP3896条(占比2.16%)、论坛1610条(占比0.89%)、微信1539条(占比0.85%)、贴吧167条(占比0.09%)、网络视频84条(占比0.05%)、报刊31条(占比0.02%)、电视视频8条(占比0%)、其他0条(占比0%)。本次事件中央级媒体共有45家(占比7.19%)参与报道,省级媒体217家(占比34.66%),地方媒体227家(占比36.26%),其他媒体137家(占比21.88%)。
事件传播过程中,网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激烈的讨论:认为白象在玩文字游戏(如“这不是文字游戏么?”,“白像也玩文字游戏了”),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质疑商标审批(如“是谁批的商标?”,“商标管理局怎么通过的?”),对白象的商标存疑 认为白象存在虚假宣传(如“这是虚假宣传”,“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欺骗消费者
序号 | 观点 | 热度 |
1 | 这不是文字游戏么? | 753 |
2 | 白象也玩上这种了? | 596 |
3 | 是谁批的商标? | 289 |
4 | 白象是河南的? | 271 |
5 | 有什么问题? | 251 |
6 | 真的多半袋? | 195 |
7 | 有种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 178 |
8 | 这白象是假的,不好吃 | 137 |
9 |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 125 |
10 | 耍聪明使巧劲特征暴露 | 112 |
11 | 多半是商标,那袋面是什么? | 105 |
12 | 80克到120克,是不是多一半? | 101 |
13 | 玩文字游戏,真把消费者当傻子了? | 97 |
14 | 这难道不是欺诈吗? | 93 |
15 | 普通的面饼75g,多一半的面饼是110克,有问题吗? | 85 |
16 | 收钱开始搞白象了? | 71 |
17 | 很多人义愤填膺说是文字游戏,文字游戏的意思是与事实不符,但人家与事实符合啊 | 71 |
18 | 白象的汤真的好喝 | 68 |
19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65 |
20 | 别管多半是不是商标 | 62 |
21 | 没多一半吧? | 61 |
22 | 白像也玩文字游戏了 | 60 |
23 | 而且确实多了一半分量 | 59 |
24 | 商标管理局怎么通过的? | 56 |
25 | 自作孽不可活 | 55 |
26 | 一包半是不是也是商标? | 55 |
27 | 我和白象心连心,白象和我玩脑筋 | 54 |
28 | 而有些人充当了外资打手 | 52 |
29 | 这是外资在全网疯狂打压中国企业,这次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 52 |
30 | 这是虚假宣传 | 52 |
一、核心争议焦点研判
- 商标表述的客观性
- 法律标准:根据《商标法》第10条,商标不得带有“欺骗性”,易使公众对商品成分、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若“多半”被普遍理解为“超过50%”,而实际内容物(如肉料、蔬菜)占比显著不足,则涉嫌虚假宣传。
- 举证关键:需检测产品内容物中主料(如牛肉、虾仁)的实际占比,对比行业同类产品及包装图示,评估是否构成显著偏差。
- 消费者认知合理性
- 司法实践参考:类似案例(如“草莓味月饼无草莓”)中,法院通常以普通消费者的一般认知为判断标准。若包装图片突出大块牛肉而实际为碎末,可能被认定为误导。
- 消费者调研:建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消费者认知调查,量化“多半”一词对购买决策的影响程度。
二、风险评估与应对建议
(1)法律风险
- 监管部门处罚:
依据《广告法》第28条,虚假广告可处广告费用3-10倍罚款,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
应对建议:- 立即自查所有涉事产品包装,暂停使用争议商标;
- 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成分检测报告及整改方案,争取从轻处理。
- 民事诉讼赔偿:
消费者可能发起集体诉讼索赔(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欺诈行为需退一赔三)。
应对建议:- 设立专项客服通道,对投诉用户优先补偿,避免诉讼扩散;
- 准备应诉证据链(如生产工艺说明、行业惯例证明)。
(2)品牌声誉风险
- 舆情监测:
社交平台“误导”话题需24小时跟踪,防止发酵为品牌危机。
应对建议:- 发布致歉声明+整改承诺(例:“优化包装标识,30天内完成全线产品审核”);
- 邀请KOL参观生产线,用透明化沟通重建信任。
三、商标整改与合规路径
- 商标修正方案
- 方案A(保守):
保留“多半”文字,但增加显著免责标注(如:“‘多半’指风味描述,具体配料见成分表”),字体不小于包装主文字的1/3。 - 方案B(彻底):
弃用“多半”商标,改用中性名称(如“浓汤系列”),同步更新包装设计弱化具象图案。
- 方案A(保守):
- 合规性强化措施
- 包装审核流程:建立法务、品控、市场三方会签制度,确保新设计符合《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第三方认证:引入SGS等机构对主打产品进行成分公证,结果公示于官网及包装二维码。
四、长期品牌修复策略
- 公益行动:联合中国营养学会发起“透明食品标签倡议”,塑造行业标杆形象;
- 产品升级:推出“真材实料”验证系列(如内含冻干肉块≥15g),通过可量化承诺挽回口碑;
- 消费者参与:开放工厂参观预约,用“眼见为实”消除质疑。
结论与优先行动项
- 立即行动:下架争议包装产品,同步启动成分检测;
- 7日内:发布整改声明,开通专项投诉通道;
- 1个月内:完成全线产品包装合规审查,启动新商标注册;
- 长期投入:建立“成分透明化”品牌IP,将危机转化为信任升级契机。
法律依据摘要:
- 《商标法》第10条(1)(7):禁止“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产生误认”的标志作为商标;
-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作虚假宣传;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经营者提供的信息应真实、全面。
建议企业优先通过主动整改+积极沟通降低监管处罚风险,同时以可验证的产品升级重塑消费者信心。如需进一步法律意见或危机公关方案,可提供详细资料深度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