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软件对小红书的数据监测会比人工效率更高吗?
目前企业品牌部对小红书的监测工作主要有2种,第一种是人工每天定期去小红书里面去搜索相关的关键词,查找出负面敏感类的舆情;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采购舆情监测软件,软件7*24小时实时监测小红书上面的敏感舆情,一旦发现敏感舆情,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预警的方式通知监测人员。
人工检索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网友可以发现的负面,基本上都可以检索出来,很少会出现重要的热门的话题的负面漏掉查询的情况,而且只需要一点人工成本,不需要采购舆情监测软件。
2、劣势:如果想要梳理所有的传播信息,人工的成本就比较高,而且会出现漏掉一些粉丝数低,没有推荐(小红书千人千面,不同人推荐不同的文章)的小红书文章。
舆情监测软件的优势劣势分析:
1、优势:7*24小时实时监测,而且会把监测到的信息进行打标签,归类的各项工作,负面敏感舆情,会及时预警通知监测人员。
2、劣势:舆情监测软件看似功能强大,但是她们会漏掉数据,目前国内最好的舆情监测软件采集到小红书的概率大概在70%左右。
最优解决方案:人机协同
环节 | 软件优势场景 | 人工介入场景 |
---|---|---|
数据采集 | 全平台实时抓取,覆盖长尾内容 | 验证关键数据源是否遗漏 |
情感分析 | 快速标注基础情绪倾向 | 复核争议内容,训练模型优化 |
趋势监测 | 自动预警声量突变、负面爆发 | 判断危机真伪(如是否竞稿水军) |
报告生成 | 分钟级输出数据图表 | 结合业务目标解读数据,提出策略 |
典型案例:某美妆品牌通过监测软件发现”闷痘”投诉率月增200%,人工分析发现差评集中于油皮用户,据此推出清爽版产品并定向推送油皮KOL,3个月内相关负面下降67%。
效率革命但需人脑把关
- 日常监测场景:软件效率是人工的百倍以上,必用工具。
- 危机决策与策略产出:依赖人工经验,软件提供数据支撑。
最终建议:用软件解决”数据苦力”,释放人力聚焦”价值创造”——把省下的时间用于制定应对策略、优化产品,这才是舆情监测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