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烂尾楼相关网络舆情专报

甲鱼网络舆情监测软件 上海舆情监测 上海舆情监测系统

近期烂尾楼相关网络舆情专报

一、舆情综述

近日,辽宁省大连市一居民在烂尾楼里钉塑料布御寒的视频走红

网络,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据了解这小区已经烂尾了8年,部分业

主无奈入住毛坯房数月,过着没水没电的生活,更别说其他的配套设

施。由于近几天天气变冷,其中小部分业主收不了而被迫撤离烂尾楼

同期,澎湃新闻报道郑州豫森城烂尾现象,该楼盘是郑州有名的烂尾

楼盘,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与沙口路交叉口东南角。房间无水无电,就

连单元入户口的台阶都是业主搬来石块垒出来的。近期8名业主选择

在豫森城2号楼2楼的一间房住下,只是因为这个房间安装了玻璃窗,

晚上能挡风,可以暖和点。

两起事件登上微博热搜,造成舆论高度关注,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近些年来,烂尾楼事件屡出不穷,大都是开发商违规操作,违规抵押

贷款,反复转让,导致资金流失,购房者损失惨重,而后推诿扯皮,

被骗者只能焦急等待,此类事件极易引发群体性维权风险,给各地社

会稳定带来严重挑战。特别要注意的是,今年国家对开发企业严加监

管,并且对开发商划出“三条红线”降低负债。根据分类结果,这些

企业的债务增长将相应地受到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未来烂尾事

件的发生,但也导致部分开发商在建项目融资不畅,有烂尾风险,需
高度警惕。

此外,进入下半年,包括福建、银川、石家庄、资阳、荆州、黄

石、桂林、蚌埠、衢州等多地,相继出台或完善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

监管的相关规定,北京则开展专项检查,预售资金监管趋于严格。另

外,一些地方和房产机构也强化二手房交易的资金存管。

据数据监测显示,截至11月13日12时,现

网络关于“近期烂尾楼相关舆情”的传播量为99032篇;其中微博37732篇,新闻41039篇,app4976篇,微信5195篇,论坛5200篇,短视频4578篇。来源覆盖全国,在微博和新闻平台造成较大影响。

二、舆情信息走势分析

在舆情发展趋势中,该事件舆论信息最多出现在2020年11月09

日,当日共产生15479条舆情信息,其中微博平台最为突出,最高达

到10636条传播量,成为该事件的主要传播媒体。其中话题#大连烂尾

楼居民钉塑料布御寒#阅读1.1亿次,讨论6139条。#郑州豫森城烂尾

楼#阅读249.8万次,讨论286条。

三、数据分析

整体声量上来看,近期“烂尾楼”相关舆情的传播量共计99032条。微博是其主要传播平台,其中,“澎湃新闻”、“凤凰网财经”、“半月谈”等微博认证号在传播中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

(三)事件传播网民观点分析

通过梳理微博等评论数据,发现网民对此事看法不一,网民对此事看法如下:

一是质疑政府部门对预售制度监管不到位。多数网民质疑政府监

管不到位,在未健全的监管制度下,允许房屋预售制度,导致风险全部由购房者承担,普遍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此外不少情绪激动的网民将矛头直指政府,认为不少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沆瀣一气”,不讲百姓利益放在心上。二是借此事质疑房屋预售制度。不少网民认为房屋预售制度虽然在过去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全国各地持续爆发的种种事情充分说明房屋预售制度应该调整或取消,否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三是认为烂尾事件只是偶尔发生,不能一叶障目。部分网民认为在过去和未来城镇化过程中,房屋预售制等一系列制度对提高居民居住水平有着重大意义,不能因为各地偶发的烂尾事件,而放弃城市化的脚步。

(四)媒体报道

此事件媒体传播范围较广,多家媒体报道此事,但相关评论性文

章较少。

1.半月谈:要避免“烂尾楼”的民生之痛,取消商品房预售

制度势在必行

相比于烂尾商业楼宇,烂尾商品房由于直接涉及群众利益,尤其

受到广泛关注。一套动辄上百万元的商品房一旦烂尾,对一个普通家

庭来说,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除了要面对不知何时才能复建的烂尾

楼,每月需要按时为其偿还按揭贷款的压力,更是让不少家庭雪上加

霜。搬进连遮风挡雨条件都不具备的烂尾楼里生活,实属无奈之举。

要从源头杜绝烂尾楼的产生,改革商品房预售制度势在必行。值

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海南出台楼市新政《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

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新出让土地建设

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海南在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上先行一

步。

当然,改革不宜“一刀切”,步子不宜迈得过大。减少烂尾楼风

险的当务之急,可先从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管入手,确保只用于

本项目建设,不能随意支取。长远看,规范行业秩序还要在提高准入

门槛与市场集中度上下功夫,将只为了挣快钱、不具备实力的“冲动

型”开发商屏蔽在行业之外,形成行业竞争力,提高行业美誉度。取

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短期内可能导致中小房企难以维系,或者开发商

将资金压力转嫁给建筑施工方,甚至拖欠工程款。对于这些可能出现

的新风险,要有充分的预判,防止衍生风险诱发新问题。

2.红网:烂尾楼盘成民生之痛,“预售制”难辞其咎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住房总量不足,商品房供不应求,而商品房

预售制加速了整个建设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资金

使用成本,增加了商品房的市场供给。自预售制度确认以来,固然刺

激了商品房的交易市场,但其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一方面,预售

制降低了房地产行业的门槛,一度造成了房地产商参差不齐,鱼龙汇

杂的局面,也为部分开发商虚假宣传、弄虚作假创造了条件。另一方

面,当住房还处在建设过程中,购房者就要支付房价款,但购房人对

房屋本身的质量、特点缺少足够了解,即使交房时有问题,多数也只

能被迫接受。假设开发商遇到一些问题,楼盘甚至可能“烂尾”。

从今天来看,预售制度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其弊端正逐渐放

大,远远超过原本的优势。近年来,住建部曾向多地征求商品房预售

制调研报告,不少人呼吁取消预售制。央媒也曾用了八个字“取消预

售制不可免”来表示预售制度最后的结局。长远来看,预售制的取消

是必然的。但取消实行二十多年的预售制度,对于房企也是个很大的

考验。其引发的问题难以预测,所以并不能急于一时。就目前来说,

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企业的信用体系,提高房地产商的准入门槛,以及加强对房地产商的监管应该是摆在眼前的事情。

(五)舆情趋势研判

烂尾楼事件爆发后,利益受损方除了购房业主本身外,还有施工

方、材料方和当地政府部门,今年受金融监管加强和疫情冲击,大量

在建工程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对于各方的冲击值得高度警惕。当

前,主要有以下几点风险:

1.引发购房者群体性维权活动

购房者通过多年的打拼,凑齐了套首付款,期待着搬进新家。可

当项目烂尾,购房者不仅将搭上积蓄,欠着银行的贷款却依然需要偿

还,此类事件极易造成部分业主做出不理性举动,引发负面舆情事件。

同时房屋维权一般牵涉涉广,影响人数多,波及范围广,极易引发群

体性维权事件,造成重大负面舆情事件,值得高度警惕。

2.农民工工资无着落引发负面影响

今年,全国多地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多地专项行动采取

全覆盖、地毯式排查,对排查发现的欠薪问题和欠薪案件,即时登记、

即时立案、即时办理。对举报投诉的案件,建立台账,列出清单,对

情况属实的及时督促企业限期解决。对重大典型欠薪案件挂牌督办,

坚决做到欠薪问题不解决不销账。但“烂尾”项目易造成拖欠农民工

工资,事后监督有效性较低,此外在中小型城市,受财政等多因素限

制,政府解决烂尾导致拖欠工资的方法和手段都较少,值得高度警惕。

3.增加政府维稳成本,应高度重视

近些年来,各地的烂尾楼业主一直在向地方政府表达相关诉求,甚至形成了一个信访群体。大大增加各地政府的维稳成本,如何有效

化解这类问题,也考验着基层的治理能力。与其被动等待业主求助、

维权,不如主动、及时出面予以协调解决。无论是推动解决存量烂尾

楼问题,还是预防新增风险,都有两点需要明确——其一,地方政府

必须把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切实放在心上,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其二,

任何民生问题的最终解决,都必然有赖于长效机制的建立,而绝不能

只靠舆论的偶然推动。

整体看,截至本期监测结束,该舆情传播态势呈下降状态,网络

舆论相对平稳,但后续仍需保持高度重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